热门推荐

热点 视图

全域安全,硬核验证 一汽奥迪Q6L e-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 全域安全,硬核验证 一汽奥迪Q6L e-tron成功挑战连环碰撞
德系驾控巅峰+飞轮大模型标杆 !宝马携手Momenta 合力打造全新智能驾驶辅助“中国方案” 德系驾控巅峰+飞轮大模型标杆 !宝马携手Momenta 合力打造全新智能驾驶辅助“中国方案”
同比增长45% 比亚迪斩获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冠军 同比增长45% 比亚迪斩获上半年中国新能源客车出口冠军

最新推荐

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新闻 > 正文 >

从“国车”到“国民车”,红旗是真的懂“过日子”

2025-07-22 06:00:02 来源:厂家供稿
摘要这场以“不负信赖,共赴热爱”为主题的盛会,不仅是为了庆祝红旗成为首个用户破200万的中国豪华品牌,更像是一场“家庭聚会”。200万用户以“家人”身份,见证这个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记忆的品牌,完成从“国车”到“生活伙伴”的华丽转身。

当“2025红旗粉丝嘉年华暨红旗天工之夜”的灯光照亮长春夜空,五湖四海赶来的车主们举起手机闪光灯,汇成一片星光海洋。

这场以“不负信赖,共赴热爱”为主题的盛会,不仅是为了庆祝红旗成为首个用户破200万的中国豪华品牌,更像是一场“家庭聚会”。200万用户以“家人”身份,见证这个承载着中国汽车工业记忆的品牌,完成从“国车”到“生活伙伴”的华丽转身。

200万用户,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,而是200万个家庭用方向盘投票的信任。这份信任背后,是红旗70余年品牌积淀的厚积薄发,是 “以用户为中心” 理念的深度落地,更是中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挺直腰杆的底气。

从“仰望”到“拥抱”,用户思维改写豪华定义

1958年,第一辆红旗轿车诞生,开启了“国车”的传奇历程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红旗是重大国事活动的“座上宾”,是庄重、威严的象征。这种“高高在上”的形象,让普通消费者觉得“可敬但不可近”。

而如今的红旗,正在用最真诚的方式,拆掉这堵“距离感”的围墙。

7月17日的长春,红旗工厂园区变成了“家人乐园”。场景化体验区里,一位年轻妈妈正带着孩子体验天工06的“母婴级健康座舱”,用手机扫描内饰面料上的二维码,查看抗菌检测报告;几位银发车主围在天工05的座椅旁,讨论着按摩功能的力度调节,工程师蹲在一旁认真记录建议;改装爱好者们则围着一辆贴满个性贴纸的EH7,交流着潮改心得——这样的画面,在十年前的红旗品牌活动中,几乎不可想象。

这种“家人感”的营造,不是靠营销话术堆砌,而是渗透在每个细节里。活动发布的七重 “宠粉好礼”,没有花哨的噱头,全是实打实的贴心:1000元抵7000元的购车券,让预算有限的年轻人少了些压力;5年0息贷款方案,贴合家庭用户“精打细算”的消费习惯;老车主置换补贴3.5万元,是对“老朋友”的念旧;新能源用户送充电桩或充电卡,直击“续航焦虑”的痛点。甚至连车载香薰、定制卫衣这些周边产品都打7.17折,把“过日子”的实在劲儿,揉进了品牌与用户的互动里。

更动人的是用户共创的深度。30名来自红旗梦想自强班的学子,带着一幅AI创作的《我的红旗天工畅想》长卷走上舞台。画中,有融入传统榫卯结构的车身框架,有能与智能家居互联的元宇宙座舱,甚至还有搭载无人机起降平台的概念车。当一汽高管双手接过这幅充满童真与想象力的作品时,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。

这掌声里,有对孩子们的鼓励,更有对红旗 “倾听用户声音” 的认可——在红旗看来,用户的每一个想法,哪怕来自稚嫩的笔尖,都值得被尊重。

红旗的聪明之处,在于没有丢掉“国车”的底蕴,而是将其转化为“家人般的安全感”。老一辈车主说“坐红旗踏实”,是因为他们记得这个品牌见证过国家的重要时刻;年轻用户说“开红旗有面儿”,是因为他们看到这个品牌在新能源、智能化领域的强势突围。这种跨越年龄层的情感连接,让红旗从“象征符号”变成了“生活伙伴”,也让“豪华”的定义,从“价格昂贵”变成了“值得信赖”。

技术不玩“参数秀”,用户需要的才是核心竞争力

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,不少品牌陷入了“参数内卷”:比续航里程多10公里,比加速快0.1秒,比激光雷达数量多1颗。而红旗的技术研发,始终锚定一个核心——“用户真正需要什么”。

天工纯电平台的900V高压架构,没有在发布会上大谈“电压有多高”,而是用“天工05续航850公里、12分钟充至80%”“天工06充电10分钟补能500公里”这样的场景化表达,告诉用户“你不用再为找充电桩焦虑”。九章智能平台的无图视觉驾驶辅助,宣传重点不是“算力多少TOPS”,而是“路口左右转成功率超99%”,潜台词是“这个功能你敢用,我就敢保证靠谱”。

活动当天开放的三大试验室,更是把“技术为用户服务”的逻辑,掰开了揉碎了展示给用户。在车身试验室,一台液压设备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撞击车门框架,模拟车辆侧面碰撞的场景,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应力分布数据——工程师解释说,这个测试的标准,比国家要求高30%,“因为用户会想,万一出事,车里坐的是家人”。

整车台架试验室里,机械臂操控着方向盘,在模拟十万公里颠簸的轨道上往复运行,每一个零件的振动频率、磨损程度都被精准记录,“我们多测一公里,用户开着就少一分担心”。环境风洞内,-40℃的极寒环境里,天工05的电池正在进行保温测试;60℃的高温舱内,天工06的空调系统持续运行,出风口温度被严格控制在24℃±1℃—— 这些测试,不是为了拿“极端数据”做宣传,而是因为红旗知道,东北用户冬天怕续航缩水,海南用户夏天怕空调不给力。

这种“用户导向的技术落地”,在天工家族的产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天工06的“一键秒变大床房”,后排座椅放倒后与后备箱形成纯平空间,铺上床垫就是孩子的临时游乐场,这是年轻父母长途出行的刚需;母婴级健康座舱采用的医用级抗菌面料,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达99.9%,解决了“宝宝在车上乱啃东西”的家长顾虑;极寒地区电池预热功能,能在-30℃环境下让电池活性提升40%,东北用户早上出门,不用提前下楼热车。这些功能,不在参数表的显眼位置,但用户用一次就知道,“红旗懂我”。

对比有些品牌把“激光雷达数量”“车机算力”当卖点,红旗的技术更像“默默做事的家人”——不张扬,不炫耀,但你需要的,它都提前想到了。

天工家族用“东方智慧”对话年轻世代

豪华品牌的年轻化,是个世界性难题。

不少品牌为了讨好年轻人,刻意模仿欧美设计,结果“画虎不成反类犬”。而红旗的天工家族,走出了一条“东方美学+实用主义”的独特路径。

天工06的极光之翼大灯,没有采用冰冷的几何切割造型,而是以“锦鲤涟漪”为设计灵感。当车辆解锁时,灯光从中心向外层层扩散,像水面被石子激起的波纹,细腻而灵动。这种设计不是简单堆砌中国元素,而是把传统美学转化成了当代人能感知的 “意境”。格栅的纹路源自故宫窗棂的 “冰裂纹”,远看大气舒展,近看细节精巧,年轻人觉得 “有文化但不老气”,老一辈则能从中读出熟悉的“中国味道”。

更难得的是“颜值与实用的平衡”。天工06的悬浮中控屏,边框窄至6.8毫米,视觉效果堪比平板电脑,但工程师在研发时反复测试屏幕角度,确保阳光直射下不反光,戴墨镜也能看清内容;车顶的承重式行李架,不仅能架自行车、装露营装备,还通过了极端路况下的承重测试,“好看更要扛造”。

车机系统的语音交互,都带点“接地气”的幽默,说“我饿了”,它会优先推荐评分高的本地小馆子,而不是冷冰冰的地址列表;说“宝宝哭了”,空调会自动调低风速,播放舒缓的白噪音。这些细节,把年轻人的“数字生活习惯”和“情感需求”,都装进了车里。

红旗的年轻化,不是“讨好”,而是“共鸣”。它没丢掉东方美学的根,也没忽视年轻用户的真实需求,这种“不偏科”的平衡,让天工家族在新能源市场快速站稳脚跟,也为红旗200万用户的基盘,注入了鲜活的年轻力量。

从“国车”到“国民车”,200万用户背后的产业密码

红旗200万用户的积累,从来不是单一品牌的成功,而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升级的缩影。红旗在全球市场与BBA同台竞技时,背后是一整套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支撑。

红旗联合生态伙伴打造的“芯片+”产业集群,已实现车规级MCU芯片、智能座舱芯片的自主研发,天工家族搭载的红旗自研芯片,运算效率比三年前提升40%,成本降低 25%——这意味着用户花同样的钱,能用到更强大的智能功能。“绿电+”计划则在长春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生产基地,建成了光伏电站,天工系列车型的生产过程中,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0%,未来三年将提升至50%,“用户买的不仅是一辆车,更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”。

这种“以市场带技术、以技术促产业”的路径,让红旗在全球化竞争中腰杆更硬。2025年上半年,红旗品牌海外销量同比增长89%,在中东、东南亚市场的高端车型份额,已超越部分二线豪华品牌。

对于红旗来说,200万用户是里程碑,更是新起点。从2025年上半年22.5万辆的销量,到1410.65亿元的品牌价值,红旗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:以“用户信任”为锚点,用技术实力筑牢根基,靠年轻化转型拓宽边界,最终实现“国车”到“国民车”的跨越。

未来的红旗,将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。智能化方面,九章智能平台将实现“城市无图驾驶”的全面落地,让用户在复杂路口也能放心交权;个性化方面,天工家族的“潮改生态”将进一步完善,用户可通过APP定制车身颜色、内饰纹路,甚至参与车机主题的设计——这些规划,没有宏大的口号,只有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回应。

写在最后

当GALA 乐队的《追梦赤子心》前奏响起,全场200万用户代表举起手机闪光灯,跟着旋律合唱。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,滚动播放着普通车主的故事:有“开红旗接送孙子放学,觉得日子踏实”的退休教师;有“天工06陪我创业,后备箱装过样品也装过庆功酒”的90后老板;有“结婚时用红旗车队,觉得特别有意义”的年轻夫妻…… 这些故事,比任何销量数据都更有说服力。

豪华车的终极竞争力,从来不是真皮座椅的缝线密度,也不是车载音响的喇叭数量,而是能否走进用户的生活,成为他们人生重要时刻的一部分。从 “国车”到“国民车”,红旗用200万用户的信任证明:中国豪华车,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
这场“家人聚会”的最后,主持人说“200万只是开始,明年此时,我们再聚,看看又多了多少家人。”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这掌声里,有期待,有信任,更有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无限憧憬。